【文章开始】
每次路过南昌火车站,总能看到后面弯弯曲曲的小巷子,窄得只能容下两个人并排走。这些巷子到底叫啥名儿?说实话,我头一回去的时候也犯迷糊,明明跟着导航走,结果绕来绕去愣是没找着北。后来问了个常年在附近开小卖部的大爷,才搞明白——原来这些巷子压根儿没正式名字,本地人都管它叫“站后巷”,可地图上又搜不到,你说气人不气人?
虽然火车站正门人山人海,但后头这片巷子却安静得出奇。从西广场出来,往右拐过两个路口,看到一排老式筒子楼,楼与楼之间夹着的就是这些无名巷子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巷子也不是完全没规律,比如靠近快餐店的那段,卖炒粉的老板们私下叫它“快餐巷”,而拐角有家修鞋铺的,附近居民就叫它“鞋匠胡同”。
这事儿挺有意思。市政规划里,这些巷子属于“消防通道”,理论上不能算正式道路。但附近居民住了几十年,早把这里当成了生活区。城管来过好几回要整顿,最后也不了了之——毕竟上百户人家天天从这儿买菜送孩子,总不能全堵死吧?具体这些巷子的产权归属,连社区工作人员都说不清,反正大家默契地保持着“能用就行”的状态。
第一次来的人绝对会懵圈。巷子岔路多得像蜘蛛网,还时不时冒出个临时搭建的早餐摊挡住路。建议记住三个标志:红砖房拐角有棵歪脖子树、蓝色卷闸门上有褪色的福字贴纸、以及永远飘着麻糍香味的十字路口。要是真走丢了,逮着拎菜篮子的阿姨问路比导航靠谱,虽然她们指路时爱用“往那个电线杆子后面走”这种玄学描述。
白天人来人往问题不大,但晚上路灯时亮时不亮的,确实有点瘆得慌。去年装过一批监控,不过据开杂货铺的老李说,摄像头角度没调好,尽拍到对面楼晾的内衣裤。要说治安,或许暗示这里比主干道差点,但住了二十多年的王奶奶坚持认为“比那些新小区有人情味多了”,毕竟谁家孩子放学忘带钥匙,随便找个邻居家都能写作业。
别看巷子破,可是卧虎藏龙。最里头有家做了三十年的瓦罐汤,老板坚决不挂招牌,说“会喝的自然找得到”;修鞋铺隔壁的裁缝店,改牛仔裤的技术比商场专柜还精细。至于网上传的“神秘小吃街”,其实就是五六个流动摊贩自发形成的聚集点,城管一来就作鸟兽散,具体哪天出摊全看运气。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,上次见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年轻人,举着手机在巷子里来回转悠。一问才知道是某点评网的采编,想给这些无名美食建档,结果被大妈们当成骗子轰走了——这年头,连巷子里的烟火气都开始挑客了。
南昌火车站后面巷子具体位置
南昌站后无名小巷怎么走
南昌火车站周边老巷子美食
站后巷瓦罐汤在哪
南昌火车站小巷子安全吗
站后巷修鞋铺具体位置
南昌老城区无名巷子历史
怎么找到站后巷早点摊
南昌站后巷子晚上能走吗
火车站后巷子为什么没名字
【文章结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