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前两天路过七号桥站,突然闻到一股贼香的味儿,顺着味儿拐进小巷子差点迷路。虽然这地儿看着破破烂烂的,但那些小店门口排队的阵仗,好家伙,跟不要钱似的...
大清早五六点,卖粢饭团的王阿姨就支起摊子了。她家米用的是崇明糯米,蒸的时候老远就能闻到米香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粢饭团该咋吃——得先把外面的保鲜膜转着圈往下撸,跟剥香蕉似的,不然准吃得满手都是。
斜对面那家烧饼铺更绝,老板是安徽来的,做烧饼的手法跟耍杂技似的。面团甩在炉子里"啪"的一声,听得人心里直痒痒。虽然环境是差了点,但架不住味道实在,三块钱一个的烧饼能吃到肉馅儿。
往巷子深处走两步,有家开了三十年的酱鸭店。他家的秘制卤汁据说传了三代人,每天限量供应。我去的那天正好赶上最后一锅,老板娘边剁鸭子边跟我唠:"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啃骨头咯,但我们这老味道就得带骨吃才香。"
隔壁裁缝铺的张奶奶倒是抱怨,说现在这些网红店把巷子搞得乌烟瘴气的。可你猜怎么着?她自个儿下午茶还总去隔壁买奶茶喝。人啊,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。
巷子最里头有家没招牌的面馆,熟客都知道要跟老板对暗号。第一次去的人肯定懵——墙上菜单就写着"老样子"、"照旧"这几个选项。后来才听说,这"老样子"其实是特制辣酱拌面,辣度能自己调。
说到这个,突然想起来上次看见个姑娘被辣得直喝水。老板在旁边乐:"早跟你说微辣就行,非要不信邪。"这种小店的人情味儿,现在商场里花多少钱都买不着。
其实这条巷子最神奇的是排水系统。这么多年从来没见积水,听说是民国时候德国人设计的。具体怎么做到的我也说不清,反正比现在某些新建小区强多了。
傍晚时分特别有意思,小吃摊的灯光和居民楼的灯火混在一起,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。虽然环境确实老旧,但这份烟火气,或许正是现代都市最缺的东西吧。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美食攻略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怎么走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历史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网红店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停车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早餐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酱鸭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烧饼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面馆
海宁七号桥站小巷子夜景
【文章结束】